中國標準走出去,綠色建筑與“一帶一路”

發布時間:2023-10-31

近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第一個蓬勃十年,正值風華正茂,務當昂揚奮進,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

為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我國綠色建筑國際化發展,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建筑技術和標準研發與應用(2020YFE0200300)”從2020年6月起,與國內外綠色建筑優勢機構開展合作,逐步研究形成了技術、標準、模式、示范等在內的綠色建筑“走出去”的系統解決方案,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綠色建筑調研與標準比對



項目在國際上率先對共建國家綠色建筑開展了系統的調研工作,全面對比了國際主流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我國評價體系的異同,提出了我國綠色建筑國際化發展策略。



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發



項目結合我國技術優勢,以滿足共建國家需求為目標,構建了國際化綠色建筑技術體系,研發了包括結構體系選型與安全高效裝配技術、安全耐久型圍護結構節能構造技術、基于復合通風的熱環境營造策略、綠色園區智慧管理技術、空氣品質提升技術、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節能技術、“一帶一路”沿線熱環境評價及營造技術、環境改善功能性綠色建材等在內的適用性綠色建筑關鍵技術。



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及重點標準研編



項目建立了國際化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研編了《國際多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T/CECS 1149-2022及4項綠色建筑重點技術標準。




評價認證國際合作機制及評價示范



項目構建了綠色建筑評價認證國際合作機制,搭建了國際化的聯合認證平臺。在所建立平臺的框架下,依據所編標準的技術要求,在密克羅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白俄羅斯、老撾、剛果、阿聯酋6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完成了6個綠色建筑國際評價示范,為我國綠色建筑“走出去”和全球綠色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實證。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會議中心

巴布亞新幾內亞星山廣場二期

援白俄羅斯國際標準游泳館

援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商務中心

迪拜哈斯彥清潔煤電廠辦公樓



《標準》以“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五類指標為架構,構建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技術體系。創新運用了柯本氣候分區進行綠色建筑的評價,提出了建筑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碳中和策略、強化可再生能源應用等條款,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填補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協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空白,可有效支撐“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建筑的推廣工作

通過項目研究提升了我國綠色建筑的科技水平和技術人員的國際化能力,研究成果可支撐我國綠色建筑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推廣,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然而我們也意識到,綠色建筑的國際化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業界同仁攜手探索,希望相關機構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技術交流,增強產業鏈中國企業和機構的橫向聯系,抱團出海,在行業內逐步形成共同推動中國綠色建筑國際化發展的共識。讓我們齊心協力,引領“一帶一路”綠色建筑的發展,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綠色的未來而努力!
來源:眾森綠建實戰營